給彼此力量!朱自清妻帶六孩「攬下所有責任」捨當無憂女孩 夫走後「收好75封情書」孤身持家41年

朱自清與其妻陳竹隱的堅定愛情!

1930年遇到朱自清以前,陳竹隱是個很酷的女生。

生於書香門第的她,兄弟姐妹12人,她是小妹妹。

她八歲念私塾,課外書是哥哥帶回家的雜誌,時下最紅的。

一本《東方雜誌》刊載中外大事紀,另一本《小說月報》刊登最流行的中外小說。

在新時代文化的薰陶下,陳竹隱一點也不像那個時代的女性,不拘謹也不守舊。

父母病逝,她自覺生活要靠自己,收拾了行囊,就隻身從四川北上北平,入讀了藝術學院。

師從齊白石,畫得了工筆畫;拜師溥侗,唱得了婉轉崑曲。

畢業後到救濟院工作,看不慣救濟院院長苛扣孩子口糧,甩手辭職以示抗議。

想要什麼就去做,不瞻前顧後,不猶豫不決。

(前排左一是陳竹隱,後排左一是朱自清)

遇到朱自清後,陳竹隱變得糾結起來。

他們初次相遇在一場相親中,溥侗心疼陳竹隱始終孤身一人,悄悄張羅了這次會面。

相識後,閨蜜吐槽朱自清是「土包子」,陳竹隱不在意。

兩人一個住清華,一個住城裡,大多時間靠校車或信件往來,陳竹隱也不在意。

朱自清有才學會作文,陳竹隱能畫畫會唱曲,共同愛好一把抓,身外之物不算要緊。

但有件事,陳竹隱不能不糾結——當時的朱自清前妻因病離去,他隻身一人帶著六個孩子。

二十多歲的黃花大閨女,還沒度過婚後蜜月,就要當媽,挑戰實在太大。

陳竹隱退縮了,主動減少聯繫,想把生活掰回正軌。

朱自清原本是個寡淡的男子,但他和陳竹隱約會時,努力營造氛圍。

看電影、釣魚、湖邊漫步,不再是上班看孩子兩點一線,生活瞬間有了色彩。

所以當陳竹隱退縮時,朱自清立刻迎難而上,一封接一封寫了71封信,那句著名的情話也是此時誕生的:「隱,一見你的眼睛,我便清醒起來,我更喜歡看你那暈紅的雙腮,黃昏時的霞彩似的,謝謝你給我的力量。」

文豪撩起情話來,就是一語中的,直擊心房。

朱自清離不開陳竹隱的靈動,陳竹隱也沉醉於朱自清的才華,他們是彼此的力量。

在一個寒冷的天氣,朱自清胃病又犯了。信中無人照顧的他,讓信外的陳竹隱揪心又心疼。

於是在糾結兩年後,她終於把手心遞給了朱自清,同時牽起六個孩子的手。

「我與他的感情已經很深了。像他這樣一個專心做學問又很有才華的人,應該有個人幫助他,與他在一起是會和睦幸福的。於是我覺得做些犧牲是值得的。」

婚後,陳竹隱又遇到了糾結的事。

1934年,糾結很久的陳竹隱,向朱自清提出分手。

一臉震驚的朱自清,連忙反思自己都做了什麼。

婚後兩年,家務是誰做的?陳竹隱。

六個孩子由誰照顧?陳竹隱。

那他做了什麼呢?忙於工作,疏忽家庭。

這時朱自清才驚覺,兩年來,陳竹隱為了他和六個孩子,放棄了工作、擱置了畫筆、停止了唱曲、推辭了聚會。

當年那個靈動有趣的姑娘,竟被他逼成了每日守著廚房的勞累主婦。

而他竟還在某一日,埋怨陳竹隱與久違的老友聊天太大聲,耽誤了他休息。

千不該萬不該,說好了要攜手一生的姑娘,怎麼就把人家獨自推開了呢?

朱自清進行了深刻的自我檢討,抱著痛哭傾訴的陳竹隱,暢聊一夜,解開了所有心結。

兩人相約,無論多忙都要陪伴對方散步、聽戲、看電影,聊聊工作上的事,繼續碰撞擱淺許久的共同愛好。

感情中本沒有那麼多絕路,不歡而散的,無非是雙方都不肯低頭傾訴。

我多照顧你的感受,你多體諒我的心情,夫妻一場,本就是互相給予對方力量。

抗戰爆發後,陳竹隱的糾結,變成了沉重的選擇。

1937年北平淪陷,北大、清華與南開三所大學南遷辦學。

跟隨大學南遷,則朱自清必與陳竹隱分開,不跟隨則對不起學校和家鄉。

陳竹隱思索再三,最終告訴朱自清:「不用惦記我們娘幾個,一切以大局為重,以國家的安危為重。」

就此,全家人分隔兩地,只能靠書信確認彼此安危。

那時陳竹隱需要照顧孩子,只有朱自清有工作,而薪水和單薄的稿費遠不足以養活一大家。

為了節省口糧,朱自清吃飯從不吃飽,很快胃病就又復發。

陳竹隱心疼丈夫,背地裡偷偷換取錢財。

但這總不是長久之計,她權衡再三,終於選擇帶著孩子回成都,那裡物價低,有親戚朋友,她還可以找一份工作。

除此之外,她還和朱自清約法三章:

「第一,家務事由她大包大攬,朱自清不必插手,只需專心寫作,備課即可;

第二,要培養孩子們的獨立意識和生活能力,該讓他們去做的事便不用父母代勞;

第三,雖然家貧,但也不必為此煩惱,各項開支能省則省,能維持基本生存就夠了。」

此三章一出,朱自清可以專心工作,不必為任何其他事物分心。

那個哭訴做盡全部家務的女子,如今主動包攬了所有事。

陳竹隱的付出,朱自清自然懂。

他曾在書信中透露出內心的動搖,想離開清華回到她身邊。

陳竹隱卻堅定拒絕:「佩弦,你的命運早已和清華的命運緊緊相連,決不能在學校境況危險的時候苟且偷安。」

朱自清對陳竹隱的愛,贈與她獨自撐起一個家的勇氣。

陳竹隱對朱自清的愛,給予他在戰火中堅守崗位的力量。

(朱自清任教清華期間)

陳竹隱最後一個選擇,是一個一生的承諾。

抗戰勝利,卻不是戰鬥的終點。

十年顛簸,朱自清的胃病早已嚴重惡化。

然而此時的美國卻反咬一口,提出多項扶持日本的政策。

十年來,朱自清可以與清華同生共退,必然不會在此時縮在後方。

不顧胃病折磨,他毅然決然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取美國麵粉宣言》上簽了字。

貧者不食嗟來之食,這是朱自清的傲骨。

因為沒有麵粉,全家只能依靠陳竹隱少數存糧填飽肚子,而朱自清也因胃病住院,日漸衰弱。

陳竹隱對此沒有一句怨言,只是更仔細地分配著每一份糧食。

朱自清臨終時,再次叮囑陳竹隱:「我是在拒絕美援麵粉宣言上簽了名的,我們家以後不買配給的美國麵粉。」

陳竹隱點頭,堅定認真。

她是他的底氣,所以他才能在臨終前放心地囑託她。

此後她孤身一人照顧所有孩子,甚至在大兒子離開後,把薪水一半都分給大兒媳,幫她渡過難關。

這一堅持,就是41年。

陳竹隱離開後,兒女在她的私人物品中,翻出一個木箱。

箱中是當年朱自清寫下的75封信。

年復一年,陳竹隱反覆記憶著信中的言語,一字一句刻進心中。

他是她的力量來源,所以她才能堅定不移地守著這個家,即使他已經不在了。

這個獨自抗下幾十年的女子,彷彿仍是當年一往直前的酷女孩。

民國的愛情,多少都帶點傳奇的色彩。

但不同於徐志摩與陸小曼的轟轟烈烈,不同於林徽因與梁思成的浪漫相隨,

陳竹隱和朱自清的感情,更像是日常點滴中的紙短情長。

他們糾結過、追尋過,婚後更是爭吵過、疏離過。

但在每一個選擇的關頭,他們總能成為對方的支柱,給予對方力量。

沒有陳竹隱的支持,朱自清早已挫敗在照顧孩子的慌亂中。

沒有朱自清的信賴,陳竹隱不會從酷女孩成長為超能妻子。

如果時光倒流,詢問當年一臉糾結的年輕女子,是否後悔選擇這條艱苦的路。

絕不後悔——這一定是唯一的回答。

因為互相給予,共同成長,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愛情。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

Click to show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