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夫後悲痛欲絕!三毛再度被打動「遇見77歲知己」默契滿分 視為靈魂伴侶「信中表達一切」結局卻令人惋惜
已故女作家三毛,過去以異國風情的散文作品成名,而她也如同筆下的作品一般,擁有豐富且深刻的情感,但卻也因此而造成她在丈夫荷西遭遇意外離去後,由於過度悲傷,在晚年時選擇結束生命,留下生前的無數創作以及緬懷他的親友、粉絲們。
三毛的離去,一如三毛一生的神秘經歷一般,總讓世人捉摸不透。在三毛結束生命後的第二天,一個78歲的老人,在日記裡寫下了一段給三毛的話。寫完後,他就扔掉筆失聲痛哭起來。這個老人,正是著名民族音樂家王洛賓。
Advertisements
三毛的離開,何以會讓這個即將耄耋的老人如此失態?
三毛與王洛賓的結緣始於1989年,這年,三毛的好友夏婕在新疆訪問王洛賓後,發表了幾篇關於他的文章。三毛在看到這些文章之後,迫不及待地找到夏婕詢問王洛賓的相關。
實際上,在這之前,三毛與王洛賓早就對彼此熟識了。三毛很小的時候,就曾愛上了王洛賓作曲的那首《在那遙遠的地方》。而王洛賓對三毛的作品,諸如《撒哈拉沙漠》等,也都相當熟悉、喜愛。但緣分就是如此,非得有一個特殊的節點,方能接上。
夏婕從三毛充滿熱望的聲音裡,感受到了三毛對王洛賓的特殊。
Advertisements
在夏婕的文章裡,三毛被這個陌生又熟悉的男人打動了:
王洛賓兩度入獄,在十八年身陷囹圄的生涯當中,他頑強樂觀,甚至還在用牙膏皮捲起來做筆,寫下了囚歌《炊煙》.......每天黃昏,王洛賓就坐在門前看夕陽,太陽落山了,就對著愛妻的遺像,彈曲子給她聽。
自此,西北的落日,和那個執著地對遺像彈曲的男人,便深深烙印進了三毛的心裡。感性的三毛流著淚說:「這個老人太凄涼太可愛了,我要寫信安慰他,我恨不得立刻飛到新疆去看望他。」
人說,追一個女人,只要讓她感動,就是成功了一大半。對於三毛這種感性、喜歡浪漫的女人而言,就更是如此了。三毛和荷西的戀愛,也是源於感動。最初,三毛對荷西並沒有特別的感覺,後來,是這個比她小六歲男孩的執著感動了三毛,這才有了後來這段刻骨銘心的愛戀。
Advertisements
三毛的心很軟,實際上,所有從文的人,尤其作家,心地總較一般人敏感、柔軟。三毛的柔軟,是天生的。就這樣,在王洛賓的故事裡,被感動的三毛就做出了決定:她要去找他。
而這個「找」,絕不是一般的「找尋」。但彼時的三毛和王洛賓之間,隔著的不僅是千山萬水,還有千難萬難。但這些,三毛從不放在眼裡,她決心要做的事情,似乎從來沒有做不到過。
1990年4月,在那個台灣人到大陸十分艱難的年月,三毛通過各種努力,報名參加了大陸旅行團。當飛機抵達烏魯木齊時,三毛就匆匆告別旅行團,隻身去了那個她日思夜想的地方:王洛賓的家。這年4月16日,三毛依照夏婕給的地址,敲開了王洛賓的家門......
兩人第一次見面的這年,三毛47歲,王洛賓77歲!
Advertisements
三毛醉了,醉了的三毛甚至在恍惚間感覺彼時陪伴自己的,是那個已離去十多年的荷西。三毛甚至覺得,如果荷西老了,或許,也會是王洛賓這般模樣吧!
Advertisements
幾天後,三毛依依不捨地辭別了王洛賓,但她的心卻留在了大漠,留在了天山,留在了王洛賓那兒。第一次見到王洛賓的三毛,第一次在荷西走後,如此徹底地向一個男人敞開了心扉。和他在一起,即使不說話,竟也那麼舒服。這大概因為心念相通吧!時隔十多年後,三毛再度重溫這種感覺時,她竟不自主地想落淚。
未開口時,她懂他,他亦懂她。三毛欣喜極了,她想大約荷西如果知道這一切,也是會替她高興的吧!用兩三天的時間就將真心交付,這在常人眼裡的不可思議,在三毛這裡卻恰是浪漫。
Advertisements
三毛向來是有一說一的,她把自己的感覺告訴了王洛賓,而王洛賓,卻只沉默著。他的沉默裡,有太多的內容,但三毛都讀懂了。
回到台灣後,三毛就提筆給王洛賓去了一封信。下圖就是1990年4月27日,三毛寫給王洛賓的信。
Advertisements
親愛的洛賓:萬里迢迢,為了去認識你,不是偶然,是天命,沒法抗拒的........你無法要求我不愛你,在這一點上,我是自由的。
在這封信裡,三毛用文字的形式再一次向王洛賓表達了自己的情緒。三毛是最善於用文字鼓動人心的,她的這封信尤其地攝人心魄。「這是天命,沒法抗拒的」,這句,像是對王洛賓說,也像是對自己和荷西說的。
可以想見,寫這封信時的三毛,已經將兩人的關係前後縷了很多遍。經過這次相處,三毛斷定:王洛賓和自己一樣,也已動心。但懂王洛賓的三毛知道,這個音樂家終究是世俗的,所以,他和她多少有些不一樣,她一直在俗世,卻從未顧慮過世俗。而他,卻總是拋不下世俗。所以,當王洛賓沉默時,三毛只跟著沉默著。
但離開後的這會兒,三毛卻不想再繼續沉默了,她想去爭取,她的一生,一直都在找知己。人生一世,不就是不斷尋找、爭取的過程嗎?如今終於再度在塵世找到了,她又怎會輕易放手?於是,她決定在信裡和他的「世俗」對抗。她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