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照妖鏡!過年,最能「看清一個人」...
前兩天,在網路上看到了一個提問:「為什麼很多人平常關係都還行,一到過年就吵架?」其中,有個回答令人印象深刻:「因為成年人過年,過的是人情世故。從紅包到送禮,從飯桌到酒局,一舉一動暴露的都是人性。」我深有同感...
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許久未見的人又重逢了,各種沉寂的關係也活絡起來。然而在迎來送往間,卻讓我們感受了冷暖、也看透了人心。過年,就是人性的照妖鏡。一個人的品性如何,待你有沒有真心,過年就知道了。
逢年過節,免不了互相送禮。網友@小米分享了一個故事,小米畢業於師範院校,在外工作了好幾年。春節前夕,她拜訪了一個從前私交甚好的老同學,並精心挑選了名貴煙酒,並帶了一些特產。然而,老同學給她的回禮,竟然只是一盒沒商標的化妝品,甚至還有用過的痕跡。
一開始,她還安慰自己,老同學可能有難言之隱,但一打聽才知道,這位老同學給賺得多的朋友,送的全是貴重禮品,小米這才知道,對方送禮物、還看是什麼人...對方之所以如此敷衍,只因為小米只是普通老師,不能幫她什麼大忙。原來,親友也分三六九等、貧富貴賤。
有句話說得好:「真正的禮物不一定價值高昂,但一定投入了送禮人的心思和感情。」一個人送禮的方式,暴露了他的層次。層次高的人,懂規矩,知回饋。他會把你的好記在心裡,認真維繫每一段情誼,這樣的人才值得繼續交往。
「所謂教養,所謂禮貌,全看小事。」一餐一飯、一碗一筷間,便能照出一個人的涵養和風度。你可能在飯桌上見過:有人挑三揀四、翻來翻去,把桌面弄得凌亂不堪;有人胡吃海塞、一路風捲殘雲,全然不顧自己的形象;還有人毫無規矩,作為小輩卻坐在主位,吃完後就瀟灑離開,從頭到尾都沒和長輩打招呼。
真正有教養的人,會周到體貼,照顧其他人的感受。在小事上粗俗無禮的人,一定在大事上更沒規矩。吃飯,是識人的一個好機會。只有於細微處守分寸、知禮節的人,方值得我們託付和信賴。
古希臘有一句諺語:「酒入豪腸,事出口直。」三兩杯小酒下肚,推杯換盞間,一個人的本性便暴露無遺。梁實秋就曾在文章中,寫過人的醉後百態:「有人酒後狂笑不止,也有人痛哭不已,更有人滔滔不絕,也許會把平時不敢告人之事吐露一二,甚至把別人的隱私也當眾抖出來。最令人難堪的是強人飲酒,或單挑,或圍剿,或投下井之石,千方萬計要把別人灌醉!」以上種種人,只不過是借著喝酒之名,發泄自己的「獸性」。
俗話說,人醉心不醉。一個人在喝酒後做了什麼、意圖在何,他心裡比誰都清楚。所謂酒後失態,穢行不斷,不過是以醉為借口,給自己壯膽,做些平時不敢做的事罷了。酒後仍舊彬彬有禮的人,才是真君子。收藏家馬未都就是一個酒品極好的人,他對酒文化頗有研究,數十年來參加了數不勝數的酒局,從來沒有鬧過一次事。
因為,他從不鬥狠猛灌,而是點到為止。每次大家都喝得不省人事,他仍舊保持清醒,出了什麼爛攤子,也都是他主動來收拾。漸漸地,在朋友圈裡,馬未都成了最可靠的人,他才能在文化圈中、建立起四通八達的人脈。巴爾扎克說過:「只有那些懂得剋制自己缺點的人,才是強者。」
清醒的人,絕不會肆意放縱自己。少勸酒,多圓場,不胡講,就是一個人最好的酒局禮儀。往後喝酒時,稍留心一點。與其用爛醉來維繫虛假的情誼,不如以此為契機篩選良友。俗話說:「不識貨,一時窮;不識人,一世苦。」你身邊的人,直接影響了你一生的命運。借著過年這個時機,我們可以好好篩選一下周圍的關係。
哪些感情值得好好珍惜,哪些人可以漸漸疏遠,都要在心裡有個底。時間終會濾掉虛情假意,為你留下良人知己。願我們都在看過紛雜人事之後,保持一顆通透之心,坦然接納聚散離合。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