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歲嬤歷經動亂「學會看淡生離」住80年老房想念父親 與4兒同住「全家大小愛好書畫」天天齊聚創作話家常

改造百年老房,紀念往昔的黃金時代!

廣州某處老洋樓社區,99歲的馮老太在這裡一住就是80年。

眼前的這套磚木結構的房子由馮老太的父親於1919年建造,距今已有百年的歷史。

房子由正間和偏間兩部分組成,正間兩層,偏間三層,總面積有66.55坪。如今馮老太太和四兒子一家人常住於此。

慈眉善目的馮老太喜愛書畫,尤其喜歡畫梅花。即便年事已高,馮老太畫起梅花來仍是惟妙惟肖,而比她畫作更精彩的,是馮老太傳奇一生背後的故事。

生長在動亂的年代,馮老太年輕時還不知道什麼是生和離,只知道自己想讀書,立志要讀上大學。1937年,馮老太的父母為躲避動亂逃到南洋,而正在學校讀書的馮老太就此和家人分別。年輕的馮老太並不了解戰爭的殘酷,如今再看,馮老太當時選擇留下,是需要多麼巨大的勇氣,但馮老太並不後悔。

馮老太還丈夫育有四兒一女,受馮老太的諄諄教導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幾個孩子也都是各自行業中出類拔萃的人才,名校畢業,學貫中西,文理通識。

而馮老太已故的丈夫徐學澥先生更是傳奇,他是華南理工大學工學院的創始人之一,也是嶺南畫派著名的代表人物。

這樣一家子書香門第在這所擁有百年歷史的老房子內生活多年,如今這家人完全有能力換一所更好的住處,但一家人的家風早已在這所老房子內沉澱,每位家庭成員都對這個家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感。

然而這裡雖有一家人的美好記憶,但這所年代久遠的老宅卻也存在著諸多問題。房屋結構設計不合理,樓梯陡峭。

家裡缺少收納空間,堆滿雜物。

更嚴重的是房子出現的各種老化問題。

房梁腐朽,一家人就在房梁兩側包上鋼結構加固。

屋頂漏雨,大家就在樓頂鋪上鋼板。

最嚴重的還是白蟻的存在,嚴重破壞了房子內部結構,大家搶救維修的速度根本趕不上房屋老化的速度,最終一家人下定決心,對房屋進行徹底的改造。

設計師在看過馮老太家的房子後,很快便提出了改造方案,三個月的前期設計工作完成後,緊接著的就是為期六個月的施工過程,改造後的效果如何?讓我們一睹為快。

改造完成後

改造後的房屋外立面和周圍街道的風格保持一致,還是原先的外觀。

推開大門後,映入眼簾的是一處乾淨明亮的小庭院,院內一角種上了幾盆綠植,生機勃勃。而牆面貼的瓷磚還是在拆除過程中保留下來的老宅地磚,充滿了回憶。

進入室內,首先看到的是家裡的客廳,沙發都是原先家裡保留下來的老傢俱,只是做了簡單的翻新,放到現在的新家內,依舊不過時。

旁邊娛樂空間有一張大畫桌,喜歡畫畫寫字的一家人能聚在那裡。

原先父親使用的畫桌現在被改成了餐桌。

廚房大改變,各類現代化廚具應有盡有,全是馮老太沒見過的,讓人大開眼界。

一樓北側新增的茶室,一家人多了一個休閒娛樂的空間,如果有需要,這裡還能變成一間客房或卧室。

在屋後面原先是一處廢棄的露天廁所,現在被改成了一處小庭院,增加了一樓可活動的面積,也為室內補充了採光,而且庭院直通廚房,這裡還可以當做餐廳使用。

家裡還裝了電梯,方便了老人上下樓。

二樓書房超大儲存量的書櫃,可以滿足馮老太和兒子大量的藏書需求。

書房邊上的洗手間非常寬敞,洗手台、牆排式馬桶、乾濕分離的淋浴間,各類衛浴設備應有盡有。

為四兒子夫婦二人準備的卧室,整潔舒適,床頭還有運用其書法作品製作而成的工藝品,設計巧妙。

馮老太的卧室,床和五斗櫃都是馮老太當年的嫁妝,老傢俱經過翻新修理後重獲新生。

馮老太房間內的獨立衛浴,牆面還加裝了扶手,方便老人使用。

位於二樓的紀念室,裡面放置了包括父親徐老先生的遺物在內的許多值得一家人紀念的老古董,空間寬敞,足夠一家人聚在一起活動。

在紀念室隔斷屏風的後面,還藏有一處檔案室,足夠安放一家人創作的書畫作品。

三女兒的卧室,房間整潔溫馨,打開窗子就有舒適的南風吹進來,通風採光優秀。

五兒子的卧室,落地窗的採光非常好,因為不經常回來,房間不用的時候也可以把摺疊沙發床收起來,變成一個小起居室。

馮老太孫子的卧室,窗明几淨,風格時尚,符合年輕人的審美。

頂樓保留了工作間,收納空間充足,是幾個兒子「搞發明」的地方。

改造後的露台解決了漏水問題,還被種滿了綠植,變成了一處家人聚會,聊天賞月的小天地。

全屋改造花費16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680萬),對普通家庭來說,這是一筆不少的數字,但對馮老太一家來說,比這更珍貴的是關於這個家的記憶,馮老太在這裡居住了一輩子,度過了她的「黃金時代」;幾位孩子也都從這裡走出去,最終又回到這所難以割捨的家。能將這幢沁滿書香的房子保護好,一切都是值得的。

參考來源:今日頭條

Click to show more